「平均地權條例」大刀一揮 到底苦到誰

前陣子炒得沸沸揚揚的平均地權條例,終於預計在明天12/21(三)進立法院進行初審,然而還有觀有無朔及既往的問題,其中牽扯太多政治角力以及鬥爭,這方面我就不多著墨,小編今天針對法案討論的內容跟大家解說。

這次總共分成九大版本,但基本的五大討論面向不變:

  1. 限制換約轉售
  2. 重罰炒作行為
  3. 建立檢舉獎金制度
  4. 管制私法人購屋
  5. 解約申報登錄

目前的狀況依照花次長(九合一選後任代理部長)透漏的訊息表示:目前的大方向朝野是有共識的,剩下細項大家還需要多加討論。

(以下擷取行政院內政部地政司111/4/7發布的新聞稿)

住宅是民眾安居所需,不應成為投機與炒作商品,也應避免無合理使用需求者的不公平競爭。近來,投資客揪團炒房、利用換約哄抬牟利、散播不實資訊影響價格等炒作亂象,而換約轉售則是投機獲利最主要管道,此外,私法人在無居住需求下,以住宅做為資產配置與投資標的,均嚴重影響不動產市場交易與真正購屋民眾權益,所以特別進行修法。本次修法五大重點如下:

限制換約轉售

預售屋或新建成屋買賣契約,買受人除配偶、直系或二親等內旁系血親,或經內政部公告的特殊情形外(如買受人在簽約後因受強制執行、重病長期療養、非自願失業或重大變故以致無力繳款),不得讓與或轉售第三人;建商也不得同意或協助契約讓與或轉售,違規者均可按戶棟處罰50萬至300萬元。

*個人覺得這邏輯就不是很合理,買賣契約還規範有親屬關係才能買賣,或者要提出證明買受人在其間因某種不可抗拒因素而被迫轉讓資產。大從股市、匯市小到零售交易這基本上都是買賣雙方意合的交易行為,除非遇上特殊形況才會有一隻隱形的手從中介入,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穩定市場的價格,維持市場的交易機制,但這次在這項政策來說,這算是政府伸出「看的見的手」來干預市場機制了!再者買房應該是大部分民眾此生最大筆的投入金額了,看過身邊很多人下定決心投下手上能動用的資金去買房,為了就是求能有自己的一個窩,不用再整天寄人籬下的租房度日,但在你投入資金的那一刻,你買的房子馬上變成你的負資產,人永遠在力爭上游,往更好的方向前進,為什麼卻不能這方面呈現出來,如果在未來你買了房之後,因某種原因又得到一筆資金想換更適合自己的房子,但你的約轉規定除了血親之外,只能用重大變故導致無力繳款的模式尋求出脫,這一切看起來都不是這麼的合理。

重罰炒作行為

明確規範若有散播不實資訊影響交易價格、透過通謀虛偽交易營造熱銷假象、利用違規銷售影響市場交易秩序或壟斷轉售牟利,或是以其他影響不動產交易價格或秩序的操縱行為進行炒作,都可按交易戶(棟、筆)數處罰100萬至5,000萬元,經限期改正但未改正者,並可連續處罰。

*這在我看來不算是很好認定的議題,除非是像之前因為請臨時演員扮演顧客營造現場氣氛熱絡,交易絡繹不絕進而哄抬價格被人贓俱獲的案場外,哪種案子稱得上是熱銷假象?說直白一點,政客在選舉的時候請走路工去幫忙拉抬聲勢、請工讀生去幫忙搖旗吶喊,這算是製造熱絡的假象嗎?

建立檢舉獎金制度

民眾對於不動產銷售買賣或申報實價登錄違規行為,可檢具證據向縣市政府檢舉,如經查證屬實,將由實收罰鍰中提充一定比率金額作為獎金。

*違規行為的獎金制度這點倒是很贊同

管制私法人購屋

增訂私法人購買住宅用房屋許可制規定,並限制取得後於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、讓與或預告登記。

解約申報登錄

預售屋買賣契約若有解約情形,建商應於30日內申報登錄;違規者將按戶棟處罰3萬至15萬元。

*理解並認同

 

此次修法正反方都有太多的聲音出現了,沒辦法很設身處地地站在哪一方,只能從我本身的角度切入,有很多人很期待這樣打房的效果下,未來房地產很有可能修正得自己有能力可以負荷,但其實這真的很難說。當年SARS出現的時候房地產崩跌,請問你的收入配得上房貸支出了嗎?請問你當時候的自備款有能力能讓你買房嗎?當年網路泡沫以及次貸風暴到近期的新冠病毒出現,這幾次重大事件都有造成房地產的下跌,只是每次下跌的存續時間不太一樣,但你都有在事件發生時存到足夠的資產買房嗎?網路上太多老師在預測房地產,尤其唱雖房地產的老師在網路上聲量尤其高,因為勇於發聲的同溫層太多了,大家沒買到或者買不起會有一種共鳴然後在同溫層勇於發聲,怨嘆抱怨政府、抱怨投資客、抱怨所有,但這些人有認真想過為什麼同年齡層的朋友,收入不見的比較高也沒有家裡資助,但他們還是努力存到一間房嗎?會不會可能是人家要買的是45年公寓,不靠捷運生活機能也很普通,但因為能力所及所以還是先存錢買房,那你要的是電梯大廈生活機能好又靠近捷運站。這跟初始目標值有關係,當一開始目標設定跟自己能力差距太多時,就會容易產生放棄的念頭,週而復始逐漸與同溫層的夥伴聚攏,最後只剩下在網路上敲鍵盤抨擊的能力了。

人生是自己的,如果認定這輩子必須要有間自己的窩的話,那其實不管政策改變或者利率調升,始終都是需要咬緊牙關買下去的,不要再去看無謂的書籍,例如甚麼S大之類的,看過太多身邊朋友或者網友抱怨當初就是買S大的著作,坐等地產下跌想要從中置產或者套利的人,現在也都感嘆或者後悔等等,總而言之很多人在聊天過程都會問我,你覺得這次打房會不會把房地產打瘸啊?我認為不會,除非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,不然台灣的房產短期下修,中長期還是會緩步走揚,現階段的政策如果有影響,那也是陣痛期,讓房地產走得更健康更長久一點!
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